教育培训中心(教育培训部)

您当前的位置: 教育培训部 > 工作动态 > 详情

《光明日报》刊登中物联文章:“X”重担谁来挑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3日14:35 pxb

2019年08月13日,《光明日报》15版刊登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负责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郭肇明署名文章《“X”重担谁来挑》,文章从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角度对“X”证书的定位、证书含金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开发、质量保障和学分银行试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已经成为当前职教改革的关注热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以下简称“培训评价组织”)作为试点工作的主要参与方之一,如何推动职教改革,积极做好试点工作,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X”证书的定位。X证书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由培训评价组织颁发的培训证书,但X证书是一种新型证书,其“新”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X与1(即学历证书)是相生相长的有机结合关系,X要对1进行强化、补充和拓展;其二,X证书不仅仅是普通的社会培训证书,同时也是承载了推动“三教”改革、学分银行试点等多项改革任务的一种全新的制度设计。职业院校是X证书培训的实施主体,培训评价组织负责标准与教材开发、考核与颁证等除培训之外的工作。X证书培训是以院校教师和在校学生为主体,明确X证书的定位,充分理解培训评价组织和培训主体的分工是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的关键。

“X”证书的含金量。行业内的龙头和骨干企业参与标准编制、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和培训考核是确保证书含金量的基础,利益共赢则是让企业认可并积极参与X证书的长效机制保证。只有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企业才能持久地认可与投入。培训评价组织和院校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在内训课程互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增强企业在人才储备、组织建设、政策红利享受等方面的获得感,从而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X证书培训实施的关键和难点,院校教师向社会培训师的角色转变同样是“惊险一跳”。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评价组织应该用行业师资培训的方法、路径来培养院校师资,将培训领域有效的实践、工具和方法引入教学,帮助教师角色转换,提升双师型师资服务社会的能力,如引入国际通用的培养模式,将老师分为导师(培训师的培训师)、培训师分层培养,开发师资培训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教材开发。行业培训教材与院校课程教材在受众、目标、体例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行业培训教材着重“如何做、做的关键点与风险点、应用场景”即“HOW”的部分,其结构和内容是按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成年人的学习要求开发。考虑到院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可以在保留行业培训教材主要要素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职业院校师生熟悉的项目化教学或案例教学的结构开发教材,内容上体现龙头企业关键岗位的典型任务、工作流程和要求以及工作中常用工具、方法和场景。

质量保障。质量是培训证书的生命线。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和制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标准、教材定期动态更新的机制,建立师资培训、遴选、评价、复审、再培训和退出的管理制度,对培训和考核全过程要有记录,随时接受有关行政部门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监督。

学分银行试点。在教材开发、培训实施上要充分考虑到模块化、单元化及学分设计,为培训学分化打下基础,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学分银行开展书证融通、课程置换及企业证书互认等工作。

 

 

 

责任编辑:pxb